市民大道上真的食家的爭戰之地,每隔一段時間路過就發現某家新店家出現~某些舊店家又默默的消失了
之前曾經有機會吃過港式火鍋~那鍋底美味過許久還是記得”好吃”二字
Nancy跟老芭蠻愛吃鍋類的,只可惜我們家附近都沒有港式火鍋可吃~
這一次來到了市民大道四段上的珍湯港式火鍋
以店家外觀上來看並不走特殊裝潢風格(但食材好吃新鮮才是重點,裝潢沒那麼重要啦XD)
店內牆上放上大幅香港城市風景照
讓客人吃著港式火鍋,身處香港的FU~
菜單參考可以詳閱讀粉絲團(珍湯火鍋)
招待小菜-韓式泡菜/毛豆
韓式泡菜夠辣開味~
毛豆我老公全都吃光了
甘蔗茅根水
這一次喝到那麼特別的飲料,以甘蔗汁為基底,加入類似中藥材的茅根
喝起來有著甘蔗的甜香但甜度只有一點點,不會太死甜
茅根沒有想像中可怕的氣味~
我喜歡~
醬料區
雖然我們都有自己調了喜愛的醬料~但最後都沒什麼用到
因為蕃茄湯底煮出來的無論是肉片或是海鮮都好夠味
不用沾醬直接吃就好好吃
連我家那個不太主動吃蕃茄的老公都覺得這鍋底好吃
最後我們還把鍋底打包回家,準備拿來煮蕃茄蔬菜湯~
等待的蕃茄牛尾湯送上桌了
問了老闆其實香港並無相同的港式湯底,這道湯底是老闆改良的
以煲湯的原理,把湯底慢火煲了3.4個小時,再加入新鮮蕃茄跟牛尾熬煮
等到湯滾後服務人員先各盛了一碗湯底讓我們先喝看看蕃茄牛尾湯底的原味
蔬菜自然的乾甜,再加上蕃茄的微微酸味~
好好喝喔~完全不添加任何調味料煮出來的湯底超好喝的~我甲意啦!
注意喔~鍋中的牛尾最好再煮30分鐘後再享用!因為肉才會煮的夠軟~
我家老公是鮮蚵控,看到鮮蚵必點~
珍湯港式火鍋提供的食材都是老闆親字挑選過了
好大的蚵仔~肉飽肥嫩阿
就算煮熟後還是滿大一個的喔(可惡對焦到後面小顆的了)
PRIME牛板腱
看似油花不多,但入口肉質卻是軟嫩的
記得喔~只要輕涮幾下就離鍋才能享有美味牛肉
後來我們直接把火轉成保溫~把牛肉泡熟又不會過熟
肉質口感我們都好愛
每日手工現作的鳳城水餃(港式手工餃)、韭菜餃、雲吞
是由在香港開業30多年的師傅親手製作而成
雖然說是水餃但是皮比較薄,吃起來也比較滑~
一樣是入鍋煮3分鐘就好~這個桌上的小沙漏就是讓客人計時的
沙子漏完就是三分鐘到了~可以把食材取出享用了
起司蝦丸
紮實的蝦丸包入爆漿的起司~
粵式去皮滑雞腿
老實說我個人也不知道什麼是粵式處理法
但雞腿肉久煮不乾,肉質滑嫩,而且脂肪層都去的相當乾淨
鬼馬油條
珍湯港式火鍋的炸物都相當與眾不同
所謂鬼馬油條是切段的老油條包入花枝漿油炸
一旁搭配的是泰式酸辣醬
響鈴
以超薄的豆皮入鍋油炸,薄片豆皮炸的超酥脆的~又不會有焦黑之處
可見廚師炸功一流阿~
可以沾一旁的梅醬或是沾蕃茄牛尾湯
都是相當不錯的滋味
菜盤
老闆希望菜盤最後再下鍋,怕蔬菜的甜味會把蕃茄牛尾湯底的味道給混淆了
整個菜盤都是採最健康新鮮的提供給客人
我實在太愛這一鍋湯底了~最後鍋底的味道偏向更濃郁,牛尾的味道煮了出來
超像蕃茄牛肉湯的味道
雖然個人廚藝不佳,但也不願意放棄這鍋好湯,打包回家
打算直接來拿下麵或是加入一些菇類成為一道菇菇蕃茄湯~
甜點 白木耳紅棗湯
白木耳都把膠質給燉煮出來了~紅棗也夠大顆肉飽滿
雖然珍湯港式火鍋單價偏中上價位,但是吃到的品質真的相當不錯
健康的食材用心的製作,讓客人完全沒有負擔的享受美食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 (中山區美食)1964年創立的第一家台菜料理餐廳-青葉台灣料理,飄香超過一甲子的美味在這邊~
- (西門町美食)肉多多、明水然樂兩大新創姊妹品牌-「狂一鍋酸菜魚」到底在紅甚麼? 用精品食尚美學, 餐體驗 風潮正夯,一口酸菜一口魚,酸辣得很自然,後韻回甘,比臉盆還大酸菜魚分量令人驚艷!
- (蘆洲美食)蘆洲聚餐地點推薦-拍拍手披薩咖啡,破千則google好評價,現點現做超過20種口味的平價義式手工窯烤披薩,親子友善餐廳
- (中山區美食)台北無菜單料理推薦:隱身在八德路巷弄內的無菜單料理-建一食堂用料實在,宴請賓客不失面子
- (三峽美食)三峽早午餐推薦-富士商號fuji元祖店,特色炒泡麵,浮誇系土石流吐司,特色懷舊風格早午餐讓您回憶童年兒時趣!
- (萬華美食)台北日本料理推薦-小林英夫日本料理,充滿溫馨日式風格平價日本料理,份量十足口味佳~